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LG 推出新 G Pad 平板電腦系列

  LG 近期人氣急升, 乘勝追擊推出 G Pad 平板電腦加強平板電腦市場佔有率,新推出的 G Pad 系列提供三種尺吋屏幕給不同需求的用家,讓用家靈活選購,而且加入 QPair 功能,令平板電腦能與用家的智能手機進行更多互動功能及 Knock On 輕敲解鎖功能,方便用家,定位於中階市場,吸引更多預算型用家。

  LG GPad 系列提供三個不同尺吋型號,而全系列均採用高清 1280 x 800 解像度 IPS 屏幕、 1.2GHz 四核心處理器及 1 GB RAM ,並能以記憶卡擴充容量。同時,整個系列以屏幕尺吋劃分,分別為 G Pad 7.0 、 G Pad 8.0 及 G Pad 10.1 ,三款平板電腦率先於歐洲推出,即將陸續登陸不同市場。

G PAD
G Pad 7.0 及 G Pad 8.0 明顯針對注重行動力的用家而設計, G Pad 7.0 提供 8GB 儲存空間、 300 主鏡頭及 130 萬前鏡頭,而 G Pad 8.0 則提供 16 GB 儲存空間、 500 主鏡頭及 130 萬前鏡頭,其他規格分別不大,兩款重量控制於 350g 以下,並提供黑、白、橙及藍色,比較活力搶眼及輕便易攜。


  此外, G Pad 10.1 體積較大,適合室內使用,於觀看影片或瀏覽網頁時,大屏幕讓雙眼觀看時更為舒適,而且配備達 8,200mAh 電池,續航力持久。以上三款平板電腦均加入 Q pair 2.0 應用程式,讓用家將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串聯,所有智能手機上的來電、訊息 / 通知等能透過 Q Pair 2.0 顯示於平板電腦上,使用平板電腦時無需掏出手機觀看,方便用家。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QLED」屏幕將成為未來主流

  現時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力低下,大部份智能手機於中度使用下,基本的一整天的使用時間亦不能達到,而屏幕所消耗的電力成為主要元兇之一,加上現時市場開始流行解析度達 UHD 的屏幕,電力消耗加劇,令很多用家抱怨。

  有見及此, LG Display 及 Samsung 四年前已著手研發 「 QLED 」 (Quantum Dot LED) 屏幕技術,取替現時較耗電的屏幕制式,對未來手機屏幕發展意義重大。

  據了解, LG 及 Samung 於 4 年前已開始研發 「 QLED 」屏幕技術,時至今日終於有消息指兩家廠商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很大機會於今年配置於旗艦級裝置中,其技術與常見的 OLED 屏幕不同,由多色 LED 背光方式改用量子點技術。

  同時,其採用半導體納米晶體制成,肉眼難以察覺,藉由藍光 LED 激發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產生紅綠兩色。理論上,可顯示的色域比 OLED 更廣,更可產生如太陽光或自然光等光譜,而電力消耗亦相對減低,其節能效果比現時的 OLED 功耗減低兩倍之多,相反亮度卻提升 50% 。


LG display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中移動香港推台灣及南韓數據卡只需HK$198

  針對香港人經常到訪的南韓及台灣,中國移動香港 13 日發佈推出「 3G 南韓 7 日數據卡」及「 3G 台灣 7 日數據卡」,讓用家只需於出發前在本港預購,到埗當地後可立刻使用,簡單方便。

  曾到過台灣的朋友可能會遇到申請電訊數據卡的惱人情況,例如部份電訊商必需攜同兩種不同證件作登記,若以前曾經申請該電訊商服務,則必須持舊有 SIM 卡才可充值使用,否則需付額外手續費辦理新 SIM 卡等,程序相當繁複。

  而中國移動香港即日起推出的「 3G 南韓 7 日數據卡」及「 3G 台灣 7 日數據卡」無需繁複的登記程序,只需將其 SIM 卡插入智能裝置即可啟動,該數據卡提供 5GB 流動數據用量,但不包含任何通話分鐘, 5GB 數據可讓用家於 7 天內在香港或指定國家使用,相對其他香港電訊商的漫遊數據日費計劃更為實惠。

HK TW


  據中國移動香港表示,「 3G 南韓 7 日數據卡」及「 3G 台灣 7 日數據卡」原價為 HK$288 ,由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於中國移動香港門市只售 $198 ,便可於韓國或台灣使用 3G 數據漫遊服務。同時,兩卡均設有短訊提示,當數據卡使用日數剩餘 3 天、 2 天、 1 天,及當累計數據使用量接近 5GB 上限時會發送短訊提示用家。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Acer 推出Aspire E及V系列筆電

  Acer Acer 11 日於香港地區發佈 Aspire E 系列與 V 系列行動電腦,兩款系列均以預算型用家市場定位,價格由最低 HK$2,998 起跳,提供 11 吋、 14 吋及 15 吋屏幕,全系列均採用 Windows 8.1 作業系統,加強用家於不同方面的生產力。

   Aspire E 系列 14 吋及 15 吋型號,全系列均採用輕觸式 Acer Cine Crystal 屏幕,支援 1366x768 解像度。內建規格方面兩個版本採用四核心 Intel Core i3-4030U 、 4GB RAM 及分別提供 500GB 及 1TB 版本選擇,效能中階,進行文書處理、瀏覽網頁或串流電影勝任。

  Aspire E5 系列注重電池續航力,據官方測試可提供長達 7 小時使用時間。此外,為配合 Acer 近日大力推行的雲端服務,內建 AcerCloud 隨享雲,可將個人資料在多個行動裝置間相互分享; Aspire E5 並通過 Skype 認證,具有音質極佳的 IP 通話功能( VoIP ),帶來更強大的行動溝通能力。

ACER E5
Acer Aspire E5
ACER V11ACER V11
Acer Aspire V11

另外, Aspire V 及 E11 系列與 E 系列 11.6 吋型號主要針對著重行動力的用家設計,機身輕巧細小,流線型設計,外觀及手感更佳。兩款型號同樣預載 Windows 8.1 作業系統、支援 WiFi 、藍芽、 LAN 、 SD 卡插槽、 HDMI 埠及高速 USB 3.0 ,並內建 500GB HDD ,存儲空間充足,擴充足夠。

  個別規格方面, V11 採用 11.6 吋霧面屏幕、 Intel Celeron N2830 處理器、 2GB RAM ;而 E11 則擁有 11.6 吋 10 點觸控屏幕、 Intel Pentium N3530 、及 4GB DDR3 ,效能入門,用於文書處理較為合適。


  據 Acer 表示, Aspire E11 、 V11 及 E5 系列行動電腦由 HK$2,998 起跳,上述產品均以於香港市場發售。

HUAWEI Ascend P7 4G LTE手機

  Huawei 11 日發佈最新 Ascend P7 ,其定位中階用家市場,以 HK$3,680 定價,相對其他主流旗艦機動輒五六元, Ascend P7 顯得性價比更高,而且用料講究,外型與 Apple iPhone 4/4S 相類似,但機身更薄、效能更佳,並加入達 800 萬像素自拍鏡頭,多種實用功能令其頗具吸引力。

  Ascend P7 主打機身纖薄,厚度只有 6.5mm ,並以金屬邊框包圍機身及底部以圓弧設計,而且機身前後均以防刮耐磨的 Gorilla 3 強化玻璃覆蓋,整體感覺格調高級精緻。同時, Ascend 採用 5 吋 FHD 屏幕,像素密度為 445ppi ,文字圖片質素細緻銳利。

  此外, Ascend P7 的另一賣點為專為自拍而設的高質前鏡頭,其配備達 800 萬像素 5 片非球面鏡片組成的自拍鏡頭,自拍相片上傳到社交網絡時效果更佳,與其他僅 200 萬自拍鏡頭的效果相差甚遠。而後置鏡頭則採用 1,300 萬像自動對焦鏡頭,提供「高速解鎖拍攝功能」由待機至完成拍攝僅需 1.2 秒,能捕捉瞬間即逝的時刻。

Acsend P7

  同時, Ascend P7 內建 Hisilicon Kirin 910T 四核心處理器、 2GB RAM 及 16 GB 儲存空間,日常操作及啟動程式速度順暢,而且可插入 32GB 卡作儲存容量擴充。另外, Ascend P7 雖以中階定位,但能支援 4G LTE Cat.4(800/900/1800/2100/2600MHz) ,觀看網頁、串流電影及上下載檔案等均提供流暢體驗,而且採用雙天線設計,語音通話及數據傳輸更為穩定。

  據 Huawei 表示, Ascend P7 即起於香港通路市場發售,建議零售價為 HK$3,680 。


Acsend P7

LG G3 旗艦智能手機矚目登場

  LG 16 日正式於香港地區發表最新旗艦智能手機 - G3 ,其採用比現時流行的 FHD 屏幕細緻度高 2 倍的 UHD 屏幕,而且加入準確快速的雷射對焦技術及配合 OIS+ 防手震鏡頭組件,令 G3 的拍攝功能能達到用家心目中的理想的拍攝效果,而且機身設計乾淨利落,成為近日最值得留意的高階智能手機之一。

  LG G3 主打拍攝功能,配備 OIS+ 光學防手震鏡頭,大幅減低有相片「鬆、郁、矇」情況出現,另外提供 1,300 萬像素鏡頭,傳輸至電腦觀看時質素更佳, G3 最吸引之處為配備雷射自動對焦系統於鏡頭左側,於啟動拍攝時,發射紅色雷射光線至主體物,從而進行距離探測,相對市場上其他手機鏡頭更高效的决度進行對焦,而且十分準確,隨時隨地拍攝亦能得到滿意效果。

  此外, LG G3 於自拍鏡頭中亦加入新玩意,配備 210 萬像素鏡頭,採用比上代更大光圈及感應器,自拍效果更佳。同時,除了聲控拍攝外,加入手勢拍攝,用家只需於屏幕上張開掌讓系統辨識,及後握緊拳頭, G3 便會自動倒數 3 秒後自動拍攝,免除因按下快門時的震盪,令相片更為清晰。

LG G3
LG G3LG G3
( 左 ) 屏幕佔機面 7 成以上位置 ( 右 ) 機背金屬拉絲感

  同時, G3 屏幕採用 5.5 吋 QHD IPS 屏幕,支援像素達 2560 x 1440 解像度及 538 像素密度,相對現時市場上的全高清顯示高出 2 倍,其細緻及銳利程度於主流智能手機市場數一數二,配合支援 4K 錄影的功能,真正能於手機上觀看更佳畫質的影片。

  G3 設計亮麗,提供黑、白及金色選擇,尺吋為 146.3 x 74.6 x 9.3mm ,重量僅 153g ,其機背並非以金屬打造,但手感及拉絲紋理與金屬極為相似,造工精良,而且機背微弧令手掌更為貼服。

  另外,所有實體按鍵並重新編排於機背上,所有操作均能以食指完成,對於大屏幕的智能手機更為管用。 而屏幕佔機面 76.4% ,邊框纖幼,令 G3 即使採用 5.5 吋大屏幕,但外觀感覺不會過於巨大。

LG G3LG G3
( 左 )OIS+ 防手震鏡頭 ( 右 ) 機背微弧
LG G3LG G3
( 左 ) 外型時尚美觀 ( 右 ) 金屬感強
LG G3LG G3
( 左 ) 雷射激光對焦系統 ( 右 ) 有趣自拍功能
LG G3
拍攝功能齊備

  內建規格方面, G3 為令續航力更持久,配備 3,000mAh 電池,而且可供更換,有效解決續航力問題。此外, G3 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01 四核心處理器,提供 2GB RAM 配 16GB ROM 及 3GB RAM 配 32GB ROM 兩個版本,讓用家靈活選購合適規格。此外,支援 4G LTE 、 802.11 ac 及 NFC 等流行規格。

  G3 於硬體方面能充份滿足現時大多用家的需求,軟體上 LG 同樣重視。 G3 預載自家設計的用家介面,體驗順暢,加入方便易用的 Knock On 功能,雙敲屏幕即可喚醒待機中的系統。此外,為增強用家的打字準確性,加入 Smart Keyboard 功能,令用家能手動調校鍵盤高度及常用鍵的尺吋,使打字速度及準確性更快更高。另外,增設 LG Health 讓用家記錄生活各方面健體資訊,為用家健康生活型態作支援。

  據 LG 表示, G3 於 6 月 20 日開始接受預訂, 6 月 27 日正式發售。 G3 2GB RAM 配 16GB ROM 版本建議售價為 HK$5,698 ; 3GB RAM 配 32GB ROM 版本建議售價為 HK$5,998 。

LG G3LG G3
( 左 ) 平面化介面 ( 右 ) 內建高階規格
LG G3LG G3

G3 預載 LG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