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亮相


軟件巨擘微軟(Microsoft Corp.,代號MSFT)昨日在洛杉磯舉行重大發布會,公開亮出其「最新武器」──名為Surface的自家品牌平板電腦。


微軟介紹,此使用Windows RT或Windows 8 Pro作業系統之新產品是一部具全面功能的電腦,給用家一種全新體驗。







使用Windows RT的Surface採用ARM晶片,Windows 8 Pro作業系統的機種則使用Intel Core第三代晶片,前者重約676克,厚9.3mm,預定於今年稍後Windows 8公開發售時同時應市,後者則重約903克,厚13.5mm,大約會比前者晚90天左右發售。

除了觸覺和姿勢感知等標準平板電腦特徵外,Surface還有一個可裝可拆的多種觸感式3mm厚薄型鍵盤,除打字外,還有控制鼠標功能,不用時亦可作為電腦保護蓋。



電腦機殼是一種鎂金屬蒸着技術產品,有十分好的防刮花功能,且強度大、分量輕。機身有一隱藏式支架,可隨時視需要開出或收起。




散熱槽設在機體邊緣,據稱散熱的氣流因而不致被持機的手阻擋,故不會積熱。

屏幕是10.6吋的16比9全高清顯示屏,可使用配備的書寫筆書寫,書寫筆以磁石附在電腦上。

除內置攝影鏡頭外,機內又備有2x2 MIMO WiFi天線,Windows RT型號設Micro SD、USB2.0、Micro HD Video等擴展接口,Windows 8 Pro型號則更有MicroSDXC、USB 3.0、Mini DisplayPort Video等擴展接口。

該公司稱,將於公開發售之前不久公布零售價格,預料可與相若的ARM平板電腦或Intel Ultrabook級電腦競爭。



微軟昨日收報29.84美元,跌 0.18美元或0.60%;在市後交易時段則回升0.25美元或0.84%,報30.09。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四大電訊商4G測試肥晒佬

有4G電訊商聲稱覆蓋率達九成、下載速度可達100Mbps(即每秒100Mb),令手 機用家蠢蠢欲試。惟《蘋果》實地測試發現,四間電訊商表現全部「肥佬」,尤其港島南、新界東區、東涌及機場普遍覆蓋率及下載速度表現差劣,個別地點更無法 接收,消費者購買了4G手機,也未能發揮最大效用。電訊業內人士指電訊商應增加發射站配合服務。
隨着越來越多手機可使用4G,各大電訊商開始以4G月費計劃爭客,各大門市均向新客及轉台客推銷4G上台服務,一般月費與3G同價,即以相同價錢可享更高速度。

惟本報聯同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橋,於本月初就4G服務進行測試,走訪港九新界共44個地方,以通訊辦的網速測試 Apps進行定點測試,再將資料交予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講師邱祖淇進行分析(詳見附表),發現各台平均下載速度僅18.4Mbps,表現最好的也不過是 22.9Mbps。方保橋指出,「4G下載速度每秒最少應該30至40Mb先達標」。
3香港在新界東表現失色,測試手機畫面顯示沒有網絡連線。

部份地方訊號「真空」
根據實地測試,各電訊商的4G覆蓋率分別只有七至八成,全集中在九龍及港島等旺區。港島南區如數碼港、華貴邨等地,隨3香港外,其餘電訊商都沒有4G覆 蓋,中國移動更直接降至2G,下載速度只有0.18Mbps。新界東更差,如將軍澳、大埔等多個地點,3香港和電訊盈科都沒有覆蓋。

邱祖淇指,中國移動及 CSL的4G覆蓋較佳;而以中國移動的下載速度最好,平均有22.9Mbps,在深水埗更曾錄得71.3Mbps,是各台之冠,只是一旦接收不到4G,便會降格到連1Mbps也沒有的2G。

在行車測試上,中國移動不斷出現畫面跳格、中斷或暫停等情況,換言之,若坐長途車以手機「煲劇」,行經屯門公路、青馬大橋、粉嶺公路、西沙公路等路段將痛 苦不堪。其他三個電訊商則暢順沒有問題。方保橋解釋,行車時畫面中斷,是因為電訊商發射站之間的覆蓋面未夠完善,令部份地方訊號「真空」。

電盈下載速度最慢
在四個電訊商中,電訊盈科的測試表現最差,新界東七個地點如大埔、馬鞍山及西貢等都收不到4G而降格成3G;平均下載速度只有13.2Mbps,在尖沙嘴、觀塘、太古城、金鐘及上環等旺區,即使接收到4G,下載速度也只有5至9Mbps不等。

至於 CSL,邱祖淇表示,除4G覆蓋率最好外,各區也表現平穩,平均有20Mbps或以上,收不到4G也只會降格至3G。

3香港則處於中下游位置,錄得四個完全沒有訊號的「死點」。電訊盈科雖沒有死點,但覆蓋率最低,平均下載速度也最慢。方保橋表示,綜合測試結果,顯示各電訊商都應在各區再增加發射站,他提醒消費者上台前應向電訊商了解覆蓋範圍。


Fujitsu LIFEBOOK 支援4G LTE 超輕薄UltraBook


Fujitsu 12 日宣佈推出兩款全新 Ultrabook 行動電腦,分別為 LIFEBOOK U772 、 SH772 及 SH572 系列,採用 Intel 「 Ivy Bridge 」處理器,為 Ultrabook 市場增添兩款全新高效選擇,而且其中 U772 系列更配備最新 4G LTE 高速網路,加上外型色彩配搭用心,而且很多細節亦貼心為用家而設。

Fujitsu LIFEBOOK U772 系列行動電腦機身尺寸為 327 x 225 x 9-15.6 mm ,重量僅為 1.45 kg ,採用幼邊框 14 吋 SuperFine HD 背光 LED 屏幕規格,支援 1,366 x 768 解像度及 200 nits 光亮度。

同時, U772 採用磨沙質感機面,而機身材質採用全鋁金屬,加強散熱效果及美觀耐用。為令用家機內散熱糟的塵垢大大減少,特地加設「 Dust Filter 」濾塵器於機內,用家只要打開機背便可輕易掃除塵垢。


Fujitsu LIFEBOOK U772 系列設有兩種搭載不同處理器的版本給用家選擇,分別為配備 Intel Core i7 -3667U 及 Intel Core i5 -3427U 處理器,兩種版本均搭載 8GB DDR3 記憶體,其中 Intel Core i7 -3667U 版本內建 256GB SSD 硬碟, Intel Core i5 -3427U 版本搭載 500GB SATA 硬碟和 32GB iSSD 硬碟,配合 Fujitsu Express Chche 技術,使啟動系統時間加速 50% 及開啟程式速度相對快近 2 倍。

Fujitsu U772 w DOCKING
圖為 Fujitsu LIFEBOOK U772 系列行動電腦
Fujitsu U772 front.Fujitsu U772 side.
( 左 )Fujitsu LIFEBOOK U772 外型時尚纖薄 ( 右 ) 配備專擴充機座給用家選配

此外,配備 i7-3667U 處理器的 U772 更支援最新 4G LTE 高速網路,最高提供下載速度 100 Mbps ,上傳可支援至 50 Mbps ,大大提升瀏覽網頁、其他需高傳輸量的應用程式或上下載檔案速度。

其他方面, Fujitsu LIFEBOOK U772 採用內置數碼雙立體聲 DTS Boost 揚聲器,備有 SD 讀卡糟、 HDMI 輸出端子、 720p 視像鏡頭和 USB 3.0 x2 (Anytime USB charge) ,加上完整安全防護設備,如 RF 指紋辨識器、 BIOS 鎖、硬碟鎖、 Anti-theft 等,電池續航力可達 7.3 小時,功能齊全。用家亦可自行選購擴充機座 (Port Replicator) ,讓 Ultrabook 能夠輕易連接不同裝置,例如接連多個顯示屏幕等。據 Fujitsu 表示,目前 LIFEBOOK U772 已經上市,建議零售價由 HK$18,800 起跳。

Fujitsu U772 GROUP PIC
Fujitsu 12 日宣佈推出兩款搭配全新 Intel Ivy Bridge 技術處理器 Ultrabook

除 LIFEBOOK U772 系列外, Fujitsu 亦發佈另外兩款 Ultrabook 行動電腦,分別為 SH772 及 SH572 系列,其中 LIFEBOOK SH772 機身尺寸為 316 x 223 x 16.6-23.2 mm , 重量僅為 1.21kg ; SH572 機身尺寸則為 316 x 223 x17.4 -24 mm ,重量為 1.42 kg ,採用 13.3 " SuperFine HD Back-Light LED 顯示屏幕,支援 1,366 x 768 解像度及 300 nits 光亮度。

同時, SH772 及 SH572 系列採用圓角邊位設計, SH772 以全機黑色配藍色按鍵﹔而 SH572 系列機機身提供紅、黑或白,三種顏色給用家選擇,加上鋼琴鏡面配上下雙色鍵盤按鍵,以白搭青綠、紅搭黑或黑搭藍按鍵,而且每個按鍵都採用獨一無二設計令行動電腦更加時尚,設有圓形捲軸操控於面板用家可在面板作打圈狀便可輕鬆捲軸網頁和調節音量。

Fujitsu  SH572 White
Fujitsu LIFEBOOK SH772 機身僅厚 17.4 -24 mm

 Fujitsu LIFEBOOK SH772 及 SH572 系列分別配備   Intel Core  i7-3520M 及 Intel Core i5-3210M 處理器 ,兩種版本均搭載 4GB DDR3 記憶體,硬碟方面 SH772 備有 2 種選擇給用家,分別配備 750GB SATA 硬碟或 256GB SSD ,而 SH572 則採用 750GB SATA 硬碟,支援 ECO 省電模式功能,大大提升電池的續航力,池續航力則可達 9.4 小時。

此外, Fujitsu LIFEBOOK SH772 及 SH572 系列均設有一個 720p 高畫質視像鏡頭,搭配一個全新功能「 Face Sence 」智能面部偵測功能,例如用家在觀看影片離開電腦,影片便會自動暫停;返回電腦後,影片自動繼續自動播放。同樣備有雙層 DVD Super Multi 碟燒錄機、 HDMI 輸出端子、 USB 2.0 x 1 、 USB 3.0 x 2 ,加上完整安全防護設備,如 RF 指紋辨識器, BIOS 鎖,硬碟鎖, Anti-theft 等,功能齊全。

據 Fujitsu 表示,目前 LIFEBOOK SH572 已經上市建議零售價為 HK$12,880 ,   LIFEBOOK SH772 建議零售價分別為 HK$ 18,800 及 22,880 。

Fujitsu SH572 CSP.Fujitsu SH572 CSP.
( 左 ) 配合 ECO 省電模式功能,大大提升電池的續航力 ( 右 ) 設有圓形捲軸操控網頁和調節音量。
Fujitsu  SH572 redFujitsu sh 572
( 左 ) 配合 HDMI 輸出端子、 USB 2.0 x 1 ( 右 ) 設有圓形捲軸操控網頁和調節音量。

Android 專屬運動手錶 – MOTOACTV





  如果大家有玩過 iPod Nano 的話,應該也知道只要配上錶帶,它就可即時變身一隻漂亮的手錶。不過如果能擁有一隻可配對智能手機使用的智能手錶,又可以準確記錄運動情況,那就更一流了!

  最近 Motorola 就推出了可接駁 Android 手機使用的智能手錶 MOTOACTV,外形當然比 iPod Nano 厚及大,但就可配對任何採用 Android 2.1 作業系統或以上的手機使用,加上同樣可換錶帶,專業運動員可以考慮一下。


準確追蹤鍛鍊進度


  MOTOACTV 其實是一隻擁有內建儲存空間的智能手錶,內建了 8GB 空間,可儲存足夠大家運動時欣賞的音樂數量。此外,它亦採用了 Motorola AccuSense 技術,亦內建了 GPS 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讓用家在運動時,無論於室內還是室外,也可以準確追蹤所在位置及記錄時間、距離、速度、心跳及熱量消耗。


  完成運動後,更可以將這些資訊上載到 MOTOACTV.com 網頁作分析,以及將它們轉化為圖表,並以內建的工具及程式,更詳細了解運動成果。此外,用家亦可以透過登錄 MOTOACTV.com 網站、在 Google Play Store 下載相關程式、或者使用 Motorola RAZR 內建的指定程式,設定健身及訓練計劃,可說是你的私人隨身健身教練。


MOTOACTV 可記錄用家的運動進度

  內建不同的運動模式,包括:跑步、踏單車、打哥爾夫、行路、跑步機、行樓梯機等,亦可自建運動模式,功能十分詳盡。


  內建了 8GB 容量,可以放入音樂,讓用家運動時欣賞。

  用家亦可選購 Motorola SF600 耳機,欣賞手錶內的音樂,售價承惠 $1,118。

  用家亦可以自行設定 Performance music,當運動至疲倦時播放一下,為大家打打氣。

手錶輕巧可換錶帶

  說回 MOTOACTV 本身吧,它內建了 1.6 吋彩色觸控強化玻璃屏幕,提供防刮、防汗、防雨三大優點,亦可根據環境光度自動調節屏幕亮度。另外,它亦可與 Android 2.1 作業系統或以上的智能手機同步,令大家在運動時,萬一有來電或 SMS,也可以直接在手錶上看得到。另外電池壽命也算長:如果室外運動時,可連續使用 5 小時;至於在室內健身時,連續使用時間更可長達 10 小時;即使不使用時,待機時間更接近兩星期,對於一般人來說,也已夠用。此外,它與 iPod Nano 相同,也是可以隨自己喜好更換錶帶,用以配襯服裝。


  MOTOACTV 設有 1.6 吋彩色觸控屏幕,而且採用強化玻璃,可以防汗、防雨及防刮。正面左下角就設有返回鍵。

  手錶右側設有屏幕開關鍵及音量控制鍵。而手錶左側就設有 Micro-USB 端子,方便接駁電腦傳輸檔案,又或者為它充電。

  而手錶頂亦設有兩個按鍵:左方是進入運動模式,而右方則是開啟音樂播放介面。

  手錶錶帶用家可按個人喜好選擇顏色,而且錶帶扣十分穩陣,即使再激烈的運動,也不用擔心做運動時戴在手上的 MOTOACTV 會鬆脫跌出來。

售價:$2,398

  說句實話:MOTOACTV 外形設計確實不算差,不過它似乎體積較大,配戴在手腕上時,雖然十分穩陣,但就有一點點重,始終不及 iPod Nano 般方便。此外,說到功能上,它又不及 Sony 推出的智能手錶 MN2。加上售價高達 $2,398,確實十分昂貴,相信只有狂熱或專業的運動愛好者或運動員,才會願意花錢購買這隻手錶吧。

查詢:Motoactv(https://motoactv.com)

歐洲國家盃 UEFA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歐洲國家盃(UEFA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簡稱歐國盃或歐洲盃(僅中國內地, 香港地區則稱European cup, 即European Champions League作歐洲盃),是一項由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於1960年舉行第一屆,其後每四年舉行一屆。賽事創辦時名稱為歐洲國家盃(European Nations Cup),其後於1968年改名為現名歐洲足球錦標賽(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該項賽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填補兩屆世界盃足球賽之間4年的空白,從而讓歐洲各國有更多的比賽機會。

  所有歐洲足協成員國如要參加歐洲國家盃決賽週,除了主辦國可以自動晉身決賽週之外,其他球隊必須要參加外圍賽,透過外圍賽賽事,成績最好的球隊可以晉身決賽週。


  賽事起初只有4支球隊參加,直至1980年參賽球隊增至8隊,同時決賽週賽事由原本只有淘汰賽加入小組賽階段。及後1996年增加至16支球隊並保持至今。

  現時歐洲國家盃由16支球隊分成4組,每組各有4支球隊,每組分別進行單循環賽制,每個小組成績最好的球隊可以出線半準決賽。半準決賽及準決賽均以一場過決定出勝方,直至決賽決定出冠軍球隊,但衞冕冠軍不會自動獲得下一屆歐洲國家盃決賽週參賽席位。

  本屆歐國盃將在2012年在波蘭和烏克蘭舉行。

  2008年9月26日,歐洲足協宣布從2016年起,歐洲國家盃決賽階段參賽球隊的數量將擴大到24隊。

  由於歐洲國家盃的規模及比賽質素僅次於世界盃足球賽,因此被人們稱為缺少巴西和阿根廷的世界盃。



賽制


分組賽:16支參賽隊伍將先分4 組,每組 4 隊作賽。每隊互相對賽,勝出得 3 分,和得 1 分 ,負則 0 分。


小組各隊將依據下列準則排名: 


1. 分組賽中總得分
若有隊伍得分相同,則需按以下方法定名次: 
2.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得分 
3.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球差 
4.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入球數字 
5. 分組賽中得失球差 
6. 分組賽中得球數字
7. 有關隊伍於2010世界盃外圍賽及2012歐國盃外圍賽所得的系數 
8.有關隊伍於決賽周分組賽的紅黃牌數目 
9.由歐洲足協籌委會進行抽籤 


分組賽中如2隊出現同分、同入球數字、同失球數字,排名準則將由互射12碼定奪
每組前兩名球隊將晉身半準決賽淘汰階段賽事。


淘汰賽階段
八強至決賽於法定時間 90 分鐘內賽和,則會進行兩節(各 15 分鐘)的加時比賽,加時不設黃金或銀球制;若仍未能分出勝負,則需以十二碼決勝。

歷屆前四名

年份 主辦國 決賽 季軍戰
冠軍 比數 亞軍 季軍 比數 殿軍
1960年
(詳細)
法國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
2 - 1
加時
Flag of SFR Yugoslavia.svg
南斯拉夫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捷克斯洛伐克 2 - 0 Flag of France.svg 法國
1964年
(詳細)
西班牙 Flag of the Spain Under Franco.png
西班牙
2 - 1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
Flag of Hungary.svg 匈牙利 3 - 1
加時
Flag of Denmark.svg 丹麥
1968年
(詳細)
意大利 Flag of Italy.svg
意大利
1 - 1 加時
2 - 0 重賽
Flag of SFR Yugoslavia.svg
南斯拉夫
Flag of England.svg 英格蘭 2 - 0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
1972年
(詳細)
比利時 Flag of Germany.svg
聯邦德國
3 - 0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
Flag of Belgium.svg 比利時 2 - 1 Flag of Hungary.svg 匈牙利
1976年
(詳細)
南斯拉夫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捷克斯洛伐克
2 - 2 加時
5 - 3 點球
Flag of Germany.svg
聯邦德國
Flag of the Netherlands.svg 荷蘭 3 - 2
加時
Flag of SFR Yugoslavia.svg 南斯拉夫
1980年
(詳細)
意大利 Flag of Germany.svg
聯邦德國
2 - 1 Flag of Belgium.svg
比利時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捷克斯洛伐克 1 - 1 加時
9 - 8 十二碼
Flag of Italy.svg 意大利
年份 主辦國 冠軍 比數 亞軍 準決賽隊伍 (自1984起不設季軍戰)
1984年
(詳細)
法國 Flag of France.svg
法國
2 - 0 Flag of Spain.svg
西班牙
 丹麥 葡萄牙
1988年
(詳細)
聯邦德國 Flag of the Netherlands.svg
荷蘭
2 - 0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
 意大利 西德
1992年
(詳細)
瑞典 Flag of Denmark.svg
丹麥
2 - 0 Flag of Germany.svg
德國
 荷蘭 瑞典
1996年
(詳細)
英格蘭 Flag of Germany.svg
德國
2 - 1
黃金入球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捷克
 英格蘭 法國
2000年
(詳細)
比利時/
荷蘭
Flag of France.svg
法國
2 - 1
黃金入球
Flag of Italy.svg
意大利
 荷蘭 葡萄牙
2004年
(詳細)
葡萄牙 Flag of Greece.svg
希臘
1 - 0 Flag of Portugal.svg
葡萄牙
 捷克 荷蘭
2008年
(詳細)
奧地利/
瑞士
Flag of Spain.svg
西班牙
1 - 0 Flag of Germany.svg
德國
 俄羅斯 土耳其
2012年
(詳細)
波蘭/
烏克蘭
2016年
(詳細)
法國


歷屆合計決賽週入球最多球員

球員 入球
法國 柏天尼 9
英格蘭 舒利亞 7
葡萄牙 紐奴·高美斯
法國 亨利
荷蘭 克魯伊維特
荷蘭 雲尼斯達萊
6
捷克 巴路士
德國 奇連士文
南斯拉夫 米洛舍維奇
荷蘭 范巴斯滕
法國 齊達內
5

歷屆神射手

年份 球員 入球
1960年 法國 希奧迪
蘇聯 伊雲洛夫
蘇聯 邦尼迪尼克
南斯拉夫 加歷
南斯拉夫 謝高域
2
1964年 西班牙 比列達
匈牙利 比尼
匈牙利 迪斯素諾華克
2
1968年 南斯拉夫 迪沙積 2
1972年 德國 梅拿 4
1976年 德國 梅拿 4
1980年 西德 阿洛夫斯 3
1984年 法國 柏天尼 9
1988 荷蘭 雲巴士頓 5
1992年 丹麥 拿臣
德國 列度
荷蘭 柏金
瑞典 布連
3
1996年 英格蘭 舒利亞 5
2000年 荷蘭 古華特
南斯拉夫 米洛舍維奇
5
2004年 Template:Country data Czechia 巴路士 5

2008年
西班牙 大衞韋拿 4

歷屆帽子戲法

球員 成績 入球 年份
梅拿 西德 4-2 南斯拉夫 82'、115'、119' 1976年
阿洛夫斯 西德 3-2 荷蘭 20'、60'、65' 1980年
柏天尼 法國 5-0 比利時 4'、74'、89' 1984年
柏天尼 法國 3-2 南斯拉夫 59'、62'、77' 1984年
雲巴士頓 荷蘭 3-1 英格蘭 44'、71'、75' 1988年
孔塞桑 葡萄牙 3-0 德國 35'、54'、71' 2000年
古華特 荷蘭 6-1 南斯拉夫 24'、38'、54' 2000年
大衞韋拿 西班牙 4-1 俄羅斯 20'、44'、75' 2008年

歷屆合計出席決賽週最多球員

次數 球員 年份
4 德國 馬圖斯 1980年1984年1988年2000年
4 丹麥 舒米高 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
4 荷蘭 溫特 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
4 法國 杜林 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
4 荷蘭 雲達沙 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
4 意大利 皮耶羅 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
粗體表示該球員代表球隊獲得當屆比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