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Acer TravelMate X313平板電腦

  Acer 上週發佈一款多功能電腦 TravelMate X313 ,集行動電腦及平板電腦優點於一身,提供商務用家慣用的 Windows 系統,支援大部份常用軟件,而且提供藍芽鍵盤,即使用家進行文書處理時,更為得心應手。若用家僅使用於娛樂用途,只需簡易動作將屏幕卸下,即成為平板電腦,一物兩用。

  Acer TravelMate X313 採用 Windows 8 Pro 作業系統,商務用家或慣用 Windows 系統人士合用,完整支援常用軟件如 Microsoft Office 、 Excel 或 x86 軟件,兼配合藍芽鍵盤,輸入文字時,更為相得益彰。另外,運行 Windows 8 系統,令用家無需重新學習系統操作,使用時更為簡便高效。

  為方便用家攜外使用, Acer TravelMate X313 尺吋僅為 190.8 x 295.4x 10.2mm ,採用 11.6 吋 TFT LCD 屏幕,提供 1366 x 768 解像度,屏幕橫放配合鍵盤使用時,亦相較寛大。同時,內建 Intel Core i5- 3339Y 處理器、 4GB DDR3 RAM 及 120GB 固態硬碟,運行不同應用程式時亦能保持爽順體驗,而且固態硬碟能使開 / 關機速度提,效率更為上提升。

  其他內建配備方面,除了支援實體藍芽鍵盤外,提供 HDMI 及 USB 3.0 接口,輸出高清顯示裝置作報告演示或影片播放效果更佳,而且能提供 USB 3.0 高速傳輸效能。另外,為提供較為持久續航力,內建 5,280mAh 鋰電池,外出使用更持久。

ACER TMX313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Lenovo智能手機大軍進軍香港

  Lenovo 早前於香港所發佈的四款智能手機,包括 Lenovo Vibe X 、 S930 、 S650 及 A850 正式登陸香港,而且建議零售價則由最低 HK$1,798 起跳,所採用的均採用 MediaTek 處理器,大打性價比旗號,吸引預算型用家選購。而其中的 Vibe X 更以輕薄為賣點, 6.9mm 機身厚度,中階智能手機市場上屬出色產品。

全高清中階手機 Lenovo Vibe X

  是次發佈的四款手機中, 以 Lenovo Vibe X 最為吸引,所採用的 5 吋 IPS 屏幕支援 1920 x 1080 解像度,而且加入 20/20 Vision 顯示技術及 440 PPI 像素密度,提供細緻鮮艷的屏幕質素。另外,機身尺吋輕薄為賣點, 144 x 74 x 6.9mm ,重量為 121g ,系列中最為輕巧。

  內建配備方面, Vibe X 選配 MTK 6589W  四核心處理器、 2GB RAM 及 16GB 儲存空間,規較為中階,運行常用的應用程式及一般操作穩定。另外,拍攝鏡頭採用的 1,300 萬像素鏡頭及 500 萬像素 84 度廣角鏡頭,即興拍攝、視訊對話效果優質。續航力因配備較省電的 MediaTek 處理器,採用僅 2,000mAh 鋰電池。
 VIBE X
Lenovo Vibe X

Lenovo S930 、 S630  大小屏幕針對不同用家

  Lenovo S930 及 S650 兩款智能手機均採用 MTK 6582 ,1.3GHz 四核心處理器、 1GB RAM 及 8GB ROM ,效能上比較中階,雖然於不同效能分數評測應用程式中相對其他主流處理器分數較低,但以省電及效能兩方面能取得平衡, S930 及 S650 分別採用的 3,000 及 2,000mAh 鋰電池能提供持久續航力。而且採用雙前置喇叭及杜比 Digital Plus 技術,音效更為優化。

  而不同的地方為 S930 以大屏幕為賣點,採用 6 吋 IPS 屏幕,支援 1280x720 解像度,而 S650 則針對方便單手操控的小型屏幕而設計,採用 4.7 吋 IPS 屏幕,支援 960 x 540 解像度。另外,兩者同樣配備 800 萬像素主鏡頭,視訊鏡頭方面, S930 採用 160 萬像素鏡頭,而 S650 則採用 30 萬像素鏡頭,比較下 S650 的視訊鏡頭強差人意。

S930 S650
( 左 )Lenovo S930 ( 右 )Lenovo S650

大屏幕性價比為賣點 Lenovo A850

  針對預算型,而且鍾愛大屏幕的用家, Lenovo 推出的 A850 以符合兩項需求。 A850 建議零售價為 HK$1,798 ,但配備 5.5 吋 IPS 屏幕,但需留意支援像素僅 960 x 540 ,慣用高清屏幕的用家較為不慣。而內建的規格則採用 MTK 6582M,1.3GHz 四核心處理器、 1GB RAM 及 4GB ROM ,效能入門。另外,三款包括 Lenovo S930 、 S630 及 A850 亦同時配備雙 SIM 卡功能,用家無需經常更換 SIM 卡。

  據 Lenovo 表示, Lenovo Vibe X 、 S930 、 S630 及 A850 建議零售價分別為 HK$3,398 、 HK$2,398 、 HK$1,898 及 HK$1,798 , Lenovo 以上四款最新智能手機將由 11 月中起於香港通市場發售。


A850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PlayStation 4美國、加拿大24小時內銷出超過100萬台

  SONY 17 日宣佈全新 PlayStation 4 遊戲在短短 24 小時內已賣出超過 100 萬台,由於 PlayStation 4 暫時僅美國與加拿大地區進行首賣,以此數量來說成績十分驚人。現現時已得悉香港地區將於 12 月 17 日發售,定價為 HK$3,380 。

  PlayStation 4 銷售成績如此理想,令日本任天堂推出的次世界主機板 Wii U 十分難堪,因為後者推出至今僅發售了不足 400 萬台,相信 PlayStation 4 可以在推出一個月內突破這個數字,而 PlayStation 4 的主要對手將會是 Microsoft 的 XBOX One 。

  SONY HK 已於已在全線 Platinum Shop 、 Sony Store 、 Online 及指定銷售點接受 PlayStation 4 預訂,成功預訂 4 主機或同梱裝的顧客,可獲贈長達兩個月的 PlayStation Plus 會籍;預訂額外一款遊戲,更可獲 1 年免費延長保用計劃。

  雖然 PlayStation 4 銷情十分理想,但有用家反映 PlayStation 4 質量有問題,並且近 40% 的 Amazon 買家給出了一顆星的評分,並表示主機經常出現問題需重新啟動,但 SONY 否認出現問題並表示 PlayStation 4 僅出現 0.4% 故障率。
PS4

GoPro Hero 3+ 戶外攝影機紀錄戶外活動珍貴一刻

  代理商 Microworks 近年除為香港用戶引入電腦週邊產品之外,還積極拓展影音業務,其中早前為戶外活動攝影玩家引入 GoPro 多款最新產品,全新推出的 HERO3+ 分別提供 Black 及 Silver Edition 兩個版本,同時 Microworks 也為用家引入一系列全新配件,為進行不同活動的用家在紀錄每一個珍貴片段時得到新用法及享受。

  為隆重其視, Microworks 早前更為 GoPro Hero 3+ 舉行「上天下海體驗會」,邀請 GoPro 代表到臨介紹 GoPro 及其最新產品 Hero 3+ , GoPro ERO3+ 主機支援 4K 影像解像度,可拍攝每秒 30 幅 1200 萬像素照片,也可支援 1440p48 高幀數攝影,產生專業畫質的並能實現流暢的慢動作回放,延時模式可以實現每隔 0.5,1,2,5,10,30 或 60 秒自動拍攝照片,連拍照片可以在按下快門按鈕時穩定地以每秒 3 、 5 或 10 幅的速度拍攝全片幅靜態畫面。

  其支援 SuperView 功能,提供逼真廣角遠景拍攝,也支援新的自動低光模式,能夠針對低光環境自動調節,根據光源條件更改拍攝幀數來提高低光拍攝的性能與畫面質數。此外, ERO3+ 還支援防水功能,可在水深 131 英尺 / 40 米下正常運作,讓用家在進行水上活動時捕捉珍貴一刻。

  為提升影像逼真度, HERO3+ 改進了音頻性能,可捕捉最微細的聲音 ,支援減噪技術,可在高速移動的過程中更清晰地記錄音頻,而且 HERO3+ 安裝了清晰度更高的鏡頭,並且圖像偽差降低了 2 倍,因此其圖像清晰度提高了 33% 。

  此外, GoPro ERO3+ 支援無線連接功能,附有 wifi 遙控,可從遠達 600 英尺 / 180 米的距離控制多達 50 台攝影機,而且 GoPro 的應用程式的連接速度提高了 4 倍,您幾乎可以實時預覽內容,分享照片和影片,速度比以往更快。產品即日起於香港通路市場發售,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3880 。

參考資料﹕
www.facebook.com/GoPro
www.youtube.com/GoPro


GoPro ERO3+
GoPro ERO3+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D-LINK DCS-5010L 網絡攝影機



  D-LINK 早前推出 DCS-5010L 無線網絡攝影機,提供全方位監控功能,攝影機能夠水平及垂直轉動,監視任何角落,另一方面亦設有不同傳輸入監控方式,設有手機應用程式用作流動監察,配合 mydlink 雲端功能更可在不同電腦上即時登入監控實況,令網絡攝影機提供更多及更全面功能。

功能齊全、採用 H.264 影像處理

DCS-5010L

  網絡攝影機安裝方式簡單,近年較受用家歡迎,針對不同用家市場,市面上亦有各式各樣的網絡攝影機,有部份會以小巧外形設計,安裝於較寬闊地方的一角,能夠提供全面環境影像之外亦達到隱藏效果,而針對室內環境較小等地方,會選用設有 PTZ 旋轉功能的產品,以控制攝影地方及可以隨時轉動鏡頭。

  D-LINK 日前所推出 DCS-5010L 便提供一般用家會使用的功能, DCS-5010L 採用純黑色機身設計,能夠平穩座放於任何平面,另外亦提供掛牆扣具,能夠以倒掛方式安裝在室內例如假天花或門口等不同地方,把網絡攝機機安裝在較高位置,能夠提供更全面環境影像,在日常中亦十分常見。

  設有 PTZ 旋轉功能,能夠以水平 340 及垂直 120 旋轉,針對環境較細的地方, PTZ 功能可以提供更全面環境拍攝。同時為方便前往不同角度監察環境,設有 24 組位置記認功能,能夠設定名稱及鏡頭位置,用家只要一按預先設定好的位置,鏡頭便能夠快速前往,每需逐格平移及上下轉動。

DCS-5010L
設有支架方便安裝在牆身、以倒轉方式安裝

  DCS-5010L 提供無線網絡連接功能,用家能夠在使用明線以外選擇另一款解決方案,適合部份不利拉線的地方,機身旁邊亦設有一組無線收發天線,以加強接收能力,更支援 802.11n 制式無線傳輸,以提高無線傳送時的畫面流暢度,加上 DCS-5010L 設有收音功能,因此無線傳送的頻寬是十分重要。

  鏡頭感光元件選用 1/5 吋 VGA CMOS 感光器,提供 640 x 480 解析度,鏡頭方面採用 2.2mm F2.0 光圈鏡頭,能夠吸收更多光源以拍攝影像,同時更設有手動對焦環,能夠調校鏡頭焦距,以獲取更清晰的影像。針對黑暗環境,鏡頭外圍設有 10 顆 IR LED ,能夠提供 8 米夜視距離,代表在一個全黑的房間下亦能夠提供影像。

DCS-5010LDCS-5010L
( 左 ) 設有網絡連接線接口 ( 右 ) 亦提供無線方式連接
DCS-5010L
採用 2.2mm 鏡頭、 F2.0 光圈鏡頭、並設有 IR LED 用作夜視監控

  DCS-5010L 採用 H.264 演算方式壓縮處理,相較 M-JPEG 能夠節省大約 80% 儲存空間,面對相同儲存空間便能夠錄取更長時間,同時對部份選用網絡錄影功能的用家,亦可以減輕對網絡負載的壓力。另一方面,對部份希望進一步減少錄影空間的用家,亦可以透過「移動偵測」功能,選出偵測範圍,當範圍內有物件移動時才啟動錄影上傳。

  用家另外亦能夠利用手機程式進行實時監控,加上 DCS-5010L 設有單向語音功能,在智能手機或電腦遠端可以監聽環境聲音,以聲畫同步方式監察。用家的監控方式除了利用一般 IP 位址登錄外,亦可以透過 mydlink 雲端功能,在手機應用程式登入戶口,能夠以單一帳戶操控多台 D-LINK 攝影機。

  mydlink lite App 可以利用手機操縱鏡頭轉動、變焦、聲音等,無需返回家中修改,方便監示家中小孩、工作場所、或意外被移動的攝影機復位。 mydlink 功能亦能夠支援在電腦端登入,用家即使在不同電腦,只要進入 mydllink.com ,登入個人 mydlink 帳戶,便可以在網絡上查看所有已關聯的 D-LINK 產品。

DCS-5010L
「移動偵測」功能、只要選出偵測範圍便能夠偵測物件移動
DCS-5010LDCS-5010L
( 左 ) 設有不同畫質及更新率選擇 ( 右 ) 收音功能可調校音量大小
DCS-5010L
提供 24 組預設位置、可以即時控制攝影機到特定位置

售價: HK$1,499   查詢: +852 2274-2222 ( 壹壹科技 )
詳細資料: http://www.dlinktw.com.tw/product_view.asp?subMenuCode=&sno=GOHGDI

HTC 多款旗艦手機降價發售

  HTC 18 發佈旗四款主要機型均提供折扣優惠吸引消費者選購,其減幅由 HK$300 -  HK$800 港元不等,主要提供折扣的機型包括 : One Mini 、 Butterfly S 、 HTC One 及 Desire 600 Dual Sim ,各款手機針對不同市而推出,為各領域用家帶來優惠。

  HTC 是次減價最高的機型為 HTC one Mini ,大幅減約 20% ,由原價 HK$4298 降至 HK$3498 ,減 HK$800 之多,相信因 Motorola 即將推出同級 Moto G 搶佔市場,而且更以 US$179 定價 ( 折合約 HK$1,400) ,價錢十分吸引。

  而且兩款手機均內建 Qualcomm Snapdragon 400 處理器、 1GB RAM 及 8GB/16/GB ROM ,雖然 Motorola 未發表香港建議零售價,但引入香港的智能手機普遍外加 HK$400-HK$500 ,如 Nexus 5 官方建議零售價為 US$349( 折合約 HK$2,722) ,而引入香港後,價格調高至 HK$3,198 ,約外加 HK$476 。

  假設 Moto G 同樣外加 HK$450 ,即 HK$1,876 ,仍比 One Mini 平宜約 HK$2,000 。但 One Mini 所提供的全金屬機身、「 UltraPixel 」主鏡頭、 BoomSound 雙前置立體聲揚聲器及達 468ppi 的 4.7 吋 1080p S-LCD3 屏幕, Moto G 則未能提供,而且仍未上市,最快要等到明年初才正式登陸香港。

HTC One Mini
HTC one Mini
 New HTC OneButterfly S
( 左 )HTC One ( 右 )HTC ButterFly S

  另外, HTC 旗下兩款主力旗艦智能手機 HTC One 及 ButterFly S 亦有提供優惠,兩款智能手機甫推出亦因外型設計及內建高階配備而受市場歡迎,現 HTC One 16GB 版本建議零價由 HK$5798 減至 HK$5,398 ,而現 ButterFly S 16GB 版本建議零價由 HK$6,198 減至 HK$5,698 。

  同時,兩款智能手機均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600 四核心處理器及 2GB RAM ,加上均配備 4.7 吋全高清屏幕,但因兩款手機已推出一段時間,其他品牌亦相繼推出同級手機,相信減價後未必能帶動更吸引更多用家選購。

  最後一款減價智能手機為 HTC Desire 600 主要針對中階智能手機市場而設計,建議零價由 HK$3,298 減 HK$300 至 HK$2,998 ,內建 Qualcomm Snapdragon 200 四核心處理器、 1GB RAM 及 8 GB ROM ,提供 SD 記億卡額外擴充功能。設有優質音效 HTC BoomSound 、內置音效擴大器、 Beats Audio 及 800 萬像素背照式鏡頭,雙卡雙待手機。減價後,性價比不俗。

HTC DESIRE 600 Dual

Targus 推出多款Apple專用保護殼

  行動電腦保護殼及配件製造商 Targus 15 日舉行發佈會宣佈,推出多款針對最新平板電腦 iPad Air 及 iPad Mini Retina 推出 Midnight 系列保護外殼,讓用家能妥善保護心愛平板電腦,而且系列中不同版本亦提供特有功用,如 360 度旋轉屏幕、連接藍芽鍵盤、內附記事本及方便單手使用等強化用家體驗的功能。

  Targus Midnight 系列總共推出多達 7 款不同 Apple 平板電腦保護外殼,均以人造皮革、斜紋織物為外層物質,能有效加強耐用度及防水抗污功能,現場實地接觸其材質堅韌,以指甲於表面上劃過亦未有留下花痕,而且四邊連接邊位接駁整齊,相信即使經常攜外使用亦不會容易破損。以下為用家介紹兩款較為具代性產品。

Targus Versavu 鍵盤保護殼 兼具 360 度旋轉及文字輸入功能

  Targus Versavu 鍵盤保護殼配備 Targus 正在申請專利的內置鍵盤導軌系統,讓用家可將鍵盤保持在適當位置,於不同情況調整不同顯示角度,並提供觀看 360 度旋轉屏幕功能讓用家能橫向及縱向觀看屏,使用時更為舒適及便利。另外,內建可前後移動的 Bluetooth 3.0 無線 QWER TY 鍵盤,方便用家調校適合角度,輸入文字時更為切合用家動作習慣,並且鍵盤更可整個拆下,遙距使用時更為靈活。同時,外殼提供黑色、黑莓及深藍給用家選購。

TargusTargus
( 左 ) 將平板電腦加強生產力 ( 右 ) 外殼用料講究
TargusTargus
( 左 ) 可拆除式藍芽鍵盤 ( 右 )360 度旋轉功能

Targus Notepad Folio 系列 針對商務用家內藏筆記本

  為針對商務人士推出的 Targus Notepad Folio 系列採用手感較為柔軟人造皮革製成,封面提供黑色及黑莓色及特別設計的磁性鎖扣,加強平板電腦的安全及外觀,令經常外出使用的人士加強保障。而且, Targus Notepad Folio 系列更於保護套左側放置筆記本、咭片和筆槽,令商務人士能即時記下重要資訊,而月更整潔美觀。

  據 Targus 表示, Targus Midnight 系列將於在一年內先後推出發售, Targus Notepad Folio 建議零售價為 HK$449 ; Targus Versavu 鍵盤保護殼建議零售價為 HK$799 。

TargusTargus
( 左 ) 人造皮革舒適順滑 ( 右 ) 內藏紙品記事本
TargusTargus
( 左 ) 外觀成熟穏重 ( 右 ) 同時可作支架用途

Targus

俄國雙面屏幕 YotaPhone智能手機

  俄羅斯智能手機廠商「 Yota Devices 」針對經常採用智能手機閱讀電子書籍的用家而推出一款備用前後雙屏幕智能手機 YotaPhone ,機面採用傳統 720p 屏幕,機背則配置一枚電子墨水屏幕,令喜歡隨時隨地觀看電子刊物的用家能得更佳觀賞效果,而且電子墨水屏幕對比度更高,閱讀時眼睛更為舒適及耗電量更低,可進行更長時間閱讀而且反轉手機即可使用智能手機功能,一舉兩得。

  YotaPhone 提供雙屏幕顯示功能,機面配備 4.3 吋 LCD 屏幕,僅支援 1280 x 720 解像度,但小型尺吋屏幕 720p 尚可接受,另一個屏幕則設於機背,採用與電子書 Kindle 同樣制式的 4.3 吋 EPD 電子墨水屏幕,支援 360 x 640 解像度,其特點除了耗電率十分低外,亦提供優質的閱讀體驗。除支援電子書外,亦支援常用社交程式,如 Twitter Feed 及行事曆的等功能,並能提供待機顯示時間、天氣等資料。

  同時,因 EPD 屏幕的光度不高,即使於強光底下,亦不受影响屏幕清晰度,而且相對於現時制式的彩色屏幕, EPD 電子墨水屏幕令用家即使長時間閱讀亦不易疲勞,並且減輕對雙眼的傷害。最遺憾的是僅採用 4.3 吋小型尺吋屏幕,令用家閱讀時需經常捲動頁面,比較不便。

  內建配備方面, YotaPhone 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S4 , MSM8960 雙核心處理器、 2 GB RAM 、 32/64 GB ROM 及支援 4G LTE 傳輸制式,規格中階,處理器未能與現時主流相提並論,配合 Andorid 4.2.2 使用,日常操作或許會出現遲延。另外 , YotaPhone 尺吋 133.6 x 67 x 9.9mm ,重 140g ,頗為厚重。同時,可能廠商認為 YotaPhone 主要用途為閱讀電子書,耗電較低,所以僅內建 1,800mAh 電池。據了解, YotaPhone 將於 12 月時份推出市場,官方尚未公佈建議零售價。

YotaPhone

Motorola Moto G 四核心手機明年撥亂市場

  繼 8 月初推出首款與 Google 合拼後首款智能手機 Moto X 後, Motorola 13 日發佈推出最新智能手機 Moto G ,由於手機配備四核心 Qualcomm 400 處理器,以及搭載 8GB 儲存容量版本,但售價僅需 US$179 ,性價比不俗, 是次所推出的 Moto G 亦引來不少迴響,預期產品將於 2014 年 1 月將於美國上架。

  Motorola 為降低智能手機門檻, 推出 以吸引價格令用家注意的 Moto G ,相對市場上配備同樣的 Qualcomm Snapdragon 400 智能手機動輒 HK$3,000 以上, Moto G 僅售 US$179 起跳,折合約 HK$1,400 ,價格足足減低一半,令預算型用家對此訂價滿意,作為入門或後備手機十分適合。

MOTO G

  雖然 Moto G 僅售 US$179 起跳,但其配備並非差劣,至少採用與主流中階手機的規格相若,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400 1.2 GHz 四核心處理器、 1 GB RAM 及 8GB/16GB ROM ,並採用 Android 4.3 Jelly Bean 作業系統,對於並非用於複習多工或高要求立體遊戲的用家,此規格足夠應付常用的應用程式。

  採用 4.5 吋 TFT LCF 屏幕,支援 1280 x 720 及 329 ppi ,雖然僅為 720p 高清幕,但用於 4.5 吋較少型屏幕,仍能提供不錯質素,而且擁有 329 ppi ,細緻度加強。機背以弧形設計,尺吋為 129.9 x 65.9x 6.0-11.6 mm ,重量為 143 g ,未尚輕薄,但弧形設計加強手感,而且提供多色選擇,更為個性化。


  其他配備亦一應俱全,雖然未有支援 4G LTE ,但也支援 GSM 、 GPRS 、 EDGE 、 UMTS 、 HSPA+ 、 CDMA 及 EVDO Rev A 等多種流動數據傳輸制式,而且配備 500 萬像素主鏡頭及 120 萬像素視訊鏡頭。另外,藍芽 4.0 、 WIFI 及 GPS 等亦有所配備,加上內建 2070 mAh 電池,配合整個系統配置,據官方混合測試可提供 24 小時續航力。 綜合以上規格, Moto G 8GB 版本僅需 US$179 ,性價比確實十分吸引。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Blackberry OS可執行Android Apps彌補軟體應用不足

  Blackberry 14 日宣佈推出全新 10.2.1 SDK ,其中的 Android Runtime Update for BlackBerry 10 作出了重大改良,期望透過 Android Runtime 令開發者快速地把針對 Android OS 的 Apps 直接轉移至 Blackberry 平台上,令 Blackberry 智能手機 Apps 數目大幅提升。

  BlackBerry Runtime for Android apps 允許用戶在 BlackBerry 10 作業系統上,運行為 Android Jelly Bean 4.2.2 設計的 Apps 應用,雖然這個程序並不是完全共用,但開發人員只需把 Android 應用重新打包成一個 BAR 檔案即可,大幅加速了 Android 應用移植到 BlackBerry 的步伐。

  10.2.1 SDK Android Runtime 的相容性被大幅提升,新版本加強了 Local Program Coding 的支援能力,可以直接使用 Google 所述的 Recommended System Headers 和 API ,並且能直接對於 Android Bluetooth API 的 Android Apps 。

  此外,程式使用 Google Maps API 的 MapView 將支援了 OpenStreetMaps , Android 的共享框架應用也會在 Blackberry 10 的 Share Menu 中出現,並且文本輸入時亦能使用 Blackberry 10 的字典庫。

  雖然 Blackberry Android Runtime 可以借助 Android Apps 來豐富自家軟件不足的情況,但作業系統積弱卻以相容對手 SDK 的做法,不是直接放棄自家 OS 轉投 Android 作業系統更簡單直接嗎 ?


BlackBerry Bold 9790

AMD HIS Radeon R9 270 IceQX2 繪圖卡迎戰中階市場


  AMD 早前一拼推出 Radeon R9 280X 、 R9 270X 、 R7 260X 繪圖卡,其中 R9 270X 以 US$199 定價吸納中階用家市場,為進一步加強中階繪圖卡市場競爭,近日 AMD 亦加推 Radeon R9 270 作為 R9 270X 及 R7 260X 兩者之間的補充產品,並迎擊對手現有型號的市場以及滿足中階用家享受更高的繪圖效能。是次我們亦取得 HIS Radeon R9 270 IceQX2作評測,一試 Radeon R9 270 的效能。

以低價高效能、進擊對手 
Radeon R9 270 IceQX2

  AMD Radeon R9 270X 初推出時訂價為 US$199 ,並以 US$179 的對手 NVIDIA GeForce GTX660 作為迎戰目標,結果從效能得分各方面均比舊有的 GeForce GTX660 高出不少,而且得分亦非常接近較高階的對手 GeFroce GTX660Ti ,令性價比方面更顯得有優勢。

  至於 AMD Radeon R7 260X 的訂價為 US$139 ,期望對手為 US$169 的 GeForce GTX650Ti Boost ,可惜在實際測試方面, Radeon R7 260X 只能夠與 GTX650Ti Boost 打成平手,未能超越其效能,雖然從定價上已獲得勝利,但在效能上的方面出法,產品仍未有足夠吸引力去吸納用家取代對手產品。

  從 AMD 方面及角度去推算,今次推出的 Radeon R9 270 ,能夠填補 R9 270X 及 R7 260X 之間的價格及市場差距,同時亦能夠以貼近 GeForce GTX650Ti Boost 的訂價,務求從對手中搶得更多市佔,而且也希望透過「 Curacao Pro 」核心的效能,並在較低價格下圖進擊 Radeon R9 270X 的舊有對手 GeForce GTX660 。

Radeon R9 270 IceQX2

  今次新推出的 Radeon R9 270  採用「 215-0848000 」核心,代號為「 Curacao Pro 」,與 R9 270X 的「 218-0848004 」、 Radeon HD7870 、 Radeon HD7850 核心編號類近,經過軟件 GPU-Z 的檢測後證實 Radeon R9 270 所採用的「 215-0848000 」核心提供 1,280 個 Steram Processors 、 80 個 Texture Units 和 32 個 ROPs ,規格與 Radeon R9 270X 相同,但 Boost Stage 時脈為 925MHz ,相比 R9 270X 的 1,050MHz 略低。

  記憶體部份, Radeon R9 270 同樣提供 256Bit GDDR5 介面,以 8 顆記憶體顆粒提供合共 2GB 容量,記憶體部份預設時脈定為 5,600Mbps ,提供 179.2GB/s 記憶體頻寬。採用 ELPIDA W2032BBBG 顆粒 ,這款記憶體顆粒預設以 6,000Mbps 時脈運作,代表用家有更多空間對記憶體時脈進行超頻。

  Radeon R9 270 電源規格較 R9 270X 略低,採用公板設計的 R9 270 對電源需求只有 150W ,與 R9 270X 的 180W 低出 30W ,同時電源接口亦由 R9 270X 的 2 x 6Pin 減至 R7 270 的 1 組 6Pin 輸入,設計及用料上 R9 270X 及 R9 270 近乎一樣,只有時脈及核心功耗上的差別,但對用電要求卻有如此大分別,這點的確值得留意。

Radeon R9 270 IceQX2
ELPIDA W2032BBBG 顆粒、預設能夠以 6,000Mbps 運作、但繪圖卡只設定為 5,600Mbps 、令超頻能力得以增加
Radeon R9 270 IceQX2Radeon R9 270 IceQX2
( 左 ) HIS Radeon R9 270 IceQX2採用 5+1 相供電 ( 右 ) 使用單組 6Pin 電源接口

  是次我們取得 HIS Radeon R9 270 IceQX2繪圖卡, HIS Radeon R9 270 IceQX2繪圖卡採用公板設計,但供電方面採用 5+1 相供電設計,較 AMD 官方的 4+1 為穩定,使用單 6Pin 供電接口, PCB 上方亦設有 CrossFire Connector ,用作多卡運算。

  時脈方面, HIS 並沒有為核心及記憶體時脈作出修改,保留以 925MHz 核心時脈及 5,600Mbps 記憶體時脈運行,但配合 HIS 自行設計的散熱器,相信用家能夠調整更高時脈以換取效能。繪圖卡設有一組 DVI 、 HDMI 及兩組 Mini-DisplayPort 接口,

  散熱器方面, HIS 採用 IceQX2散熱器設計,核心散熱部份以大面積銅板配合 3 組 6mm 銅導熱管,分散熱力至後方的鋁鰭片,配合 2 組 11 扇葉的 80mm 風扇,當核心發出高溫時, IceQX2散熱器能夠迅速吸收熱力,並分散開去,令核心溫度保持一定水平以下。

Radeon R9 270 IceQX2
設有一組 DVI 、 HDMI 及兩組 Mini-DisplayPort 接口
Radeon R9 270 IceQX2
大面積銅底散熱器、加設 3 組 6mm 銅導熱管散熱

  AMD 早前一拼推出 Radeon R9 280X 、 R9 270X 、 R7 260X 繪圖卡,其中 R9 270X 以 US$199 定價吸納中階用家市場,為進一步加強中階繪圖卡市場競爭,近日 AMD 亦加推 Radeon R9 270 作為 R9 270X 及 R7 260X 兩者之間的補充產品,並迎擊對手現有型號的市場以及滿足中階用家享受更高的繪圖效能。

效能參考﹕ Radeon R9 270 vs GeForce GTX660

Platform
CPU INTEL Core i7-4770K 4.5GHz
Motherbroad GIGABYTE Z87X-OC
RAM DDR3-2666 4GBx2
SSD OCZ Vertex4 256GB
Power Supply 1200W 80PLUS GOLD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R9 270

綜合各部份效能及得分,明顯可見 Radeon R9 270 比 GeForce GTX660 更為優異,在 3DMARK 基準測試中, Radeon R9 270 分數比 GeForce GTX660 高出超過 10% ,與 Radeon R9 270X 相比效能則遜 10% ,與 GeForce GTX650Ti Boost 相比,差距幅度更為明顯。

  在遊戲方面, Radeon R9 270 與 R9 270X 接近,始終在核心及記憶體方面十分相似,因此得分接近亦屬正常,對比 GeForce GTX660 , Radeon R9 270 亦同樣高出 10% 以上,以 Battlefield 4 為例,在 1920x1080 最高畫質情況下, Radeon R9 270 取得 36.8FPS ,至於 GeForce GTX660 取得 32.6FPS ,差幅約 12% 。

Radeon R9 270 定價約 US$179 ,與目標對手 NVIDIA GeForce GTX660 定價一致,令 Radeon R9 270 的直接對手更為明顯,在測試當中亦發現 Radeon R9 270 的效能亦高於對手,同時性價比及功耗亦較 Radeon R9 270X 略為吸引, Radeon R9 270 的推出相信亦會令一眾玩家亮眼。